首页 > 陈列展览 > 列表
胡音铿锵——天水隋唐丝路乐俑、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在天水市博物馆临展
 时间:2020-06-17 16:49:29 来源:陈展宣传部 马玉芸 点击:
  在2020(庚子)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举办之际,由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天水市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承办的胡音铿锵——天水隋唐丝路乐俑、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于6月18日在天水市博物馆临展厅开展。
 
\

  该展览共分4个单元,展品内容丰富,包括天水市博物馆藏的5件石质伎乐俑(均为一级文物),及成都永陵博物馆30余件仿唐乐器及乐舞服饰、1943年莫宗江彩绘永陵二十四伎乐手稿图(目前纸质稿清华大学收藏)、国画、诗稿、视听影像等。从不同层面展示隋唐时期中西音乐文化,为公众还原这一时期陇蜀两地的音乐华章。
 
\
 
\
 
\
 
  展览中期,天水市博物馆将在明道堂举办“二十四伎乐”讲座,邀请成都永陵博物馆专家深入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成都永陵博物馆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内石刻精美绝伦,出土玉器、银器巧夺天工,堪称文物珍品,其最负盛名的便是它的镇馆之宝——永陵“二十四伎乐”石刻,石雕精美绝伦、图像完整清晰,是一幅典型的演奏唐大曲的乐舞图,是研究唐代音乐的重要图像资料。
 
\
 
\

  隋唐是一个重艺术的时代,唐人以博大的胸怀吸收和消化着外来的音乐文化,使音乐完全充当着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的使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该展览意图展示古代丝绸之路昔日音乐文化辉煌,追古溯源,探索丝路艺术。
  该展览于8月1日结束,展期45天。

 
\
 
前 言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创新与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亦是如此。频繁的人员交流,使得丝路沿线各民族音乐文化在西渐和东传中奔涌交汇。 
  北朝、隋,中原音乐舞蹈深受中亚“胡风”影响,及至唐代,胡音胡乐影响深远,在唐诗中描写乐人、舞人、乐舞表演、乐器演奏以及西域乐舞和器乐表演的诗作洋洋大观,不可胜数。唐代诗人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王建“洛阳家家学胡乐”;元稹“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都是唐代诗人对繁弦急管的无尽赞美,亦是千年前唐代音乐的真实写照。
  值此公祭伏羲大典之际,我们特邀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与天水市博物馆藏隋唐伎乐俑一起,穿越千年,为您徐徐铺开隋唐燕乐的瑰丽壮观场景。

 
\
 
第一单元:胡部新声
 
  北朝至隋, 来自中亚的粟特人,沿丝绸之路在天水、长安、洛阳等地形成一个个粟特聚落。入华粟特人在经商的同时,带来了音乐舞蹈等异域风情,在东、西方音乐文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唐代,西域的西凉、高昌、龟兹、疏勒等地民族音乐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与中原音乐文化相结合,成为新声、新曲。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升胡部于堂上”,胡部新声在长安风靡一时。天水作为丝绸之路交通孔道,出土了北周至隋初的贴金彩绘围屏石棺床,以及4件唐代彩绘骑马乐伎俑,反映了自北周至唐代十分精彩的胡音胡乐,可以说,天水在丝绸之路中西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
 
第二单元 清商相和
 
  永陵“二十四伎乐” 中的笛、篪、排箫、笙和筝,属于“十部乐”中的“清乐”,即汉族传统的音乐。这五种乐器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汉魏时期,宫廷雅乐和民间俗乐主要使用这些乐器演奏,乐曲主题以爱情为主,曲风从容雅缓,纤柔绮丽,既有清新自然之美,也有古士君子之遗风。这类乐曲统称“相和歌”、“清商乐”,被誉为华夏正声。唐五代时期,清乐主要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

\
 
第三单元:乐府新声
 
  唐代全方位的开放态势,迎来了四方诸国的音乐文化,外域与本土音乐文化的完美融合,成就了灿烂辉煌的大唐神采。
  永陵“二十四伎乐”中的外来乐器有15种共18件,即拍板、筚篥、齐鼓、鸡娄鼓、鞉牢鼓、羯鼓、叶、曲项琵琶、竖箜篌、正鼓、和鼓、毛员鼓、答腊鼓、铜钹、螺贝。这些乐器既有少数民族乐器,也有外国乐器,并最终演化为本土乐器。

 
\

第四单元:古乐传承
 
  为有效地利用文物资源及深入揭示“二十四伎乐”的内涵价值,成都永陵博物馆秉承“文物活态化”的理念,通过书法、绘画、诗歌、音乐等各类艺术手段,开展多种相关的社教活动,旨在发扬光大以“二十四伎乐”为代表的唐五代音乐文化。
  这次,我们特邀著名乐器制作师、上海大龢堂艺术总监沈正国先生仿制此次展览的乐器。其作品以永陵实物为原型,并参照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乐器,严格依据文物原有的形制及尺寸进行制作,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再现了诸多唐代乐器之神采风韵。

 
\
(彭志强诗稿)
 
\
(仿唐乐器)
 
\
(仿唐乐器)
 
相 关 新 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水市博物馆陈展宣传部向“甘肃省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提供网上展览内容资源
下一篇:“文物里的中国”特展在天水民俗博物馆(北宅子)开展


天水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邮政编码:741000
联系电话:0938-8291377 邮箱:tssbwg1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