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博资讯 > 列表
《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彩画保护修复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在我馆顺利召开
 时间:2013-11-14 16:15:40 来源:王炯 点击:
  11月4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召开《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彩画保护修复设计方案》省级评审会。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王旭等专家组一行6人参加了此次评审会。
  胡氏古民居——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公元1589)年,是明嘉靖三十七年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私宅。由12个四合院、78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各院甬道相连,高低错落,排列有序。院内主体建筑均为明代所建。南宅子建筑设计精致、布局严谨,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明清古民居建筑的重要实例。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3月,天水市博物馆对南宅子建筑彩画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南宅子大门、桂馥院前正厅、杨家楼二楼厅房、槐荫院后正厅及西厢房外檐、梁架均保存有完整的建筑彩画。然而,南宅子历经沧桑,在四百年的变迁中,室外建筑构件彩画因风雨侵蚀自然风化。室内梁架彩画因人为的生活取暖造成油烟污染,常年积尘,加之鼠蚁虫害,彩画破坏较为严重,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此,我馆在经过了前期病害调查、试验、分析检测,严格论证后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合作编制了《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彩画保护修复设计方案》,拟对南宅子建筑彩画进行保护修复。
  月3日下午,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到南宅子进行实地调查,全面了解拟保护修复的建筑彩画保存现状、病害情况及施工工艺。11月4日,评审会在我馆来鹤轩召开。我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工作人员就南宅子大门、桂馥院前正厅、杨家楼二楼厅房、槐荫院后正厅及西厢房外檐、梁架的建筑彩画保存现状、存在的病害、分析检测结果、前期试验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汇报。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对保护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致认为《胡氏古民居建筑——南宅子彩画保护修复设计方案》编制前期调查工作详实,勘察全面,病害成因分析准确,评估到位,设计依据充分,技术路线明确,保护加固措施科学合理,深度满足彩画保护工程勘察要求,绘制的彩画病害图满足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基础资料基本完备,原则同意设计方案的思路和技术措施。同时,专家组对该方案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
 

\

评审会现场

 

\

评审会现场

 

\

专家实地勘察

 
相 关 新 闻


相关热词搜索:
胡氏 古民居 建筑

上一篇:天水市博物馆接待服务部开展第三次培训学习
下一篇:斗方字间话风骨


天水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邮政编码:741000
联系电话:0938-8291377 邮箱:tssbwg1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