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博资讯 > 列表
伏羲“制琴作乐”架起中法文化之春的桥梁
 时间:2023-04-12 16:13:47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 点击:
 
胡兆凡 

  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并一起欣赏了一首中国九霄环佩古琴演奏的古曲《高山流水》,琴声悠远婉转,令人流连忘返。

  来自远古的天籁声,瞬时把“九霄云佩”古琴以及关联的伏羲推到大众面前。古琴,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位列“琴棋书画”之首,古人称之为“圣人之器”,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九霄环佩即为伏羲式古琴,传说发明者为伏羲。《琴操》载:“伏羲作琴。”《琴当序》:“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太古遗音》:“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礼记》中载:“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作琴瑟以为乐。”伏羲与古琴的缘分源远流长,制琴瑟、作乐曲是伏羲重要功绩之一,中华音乐由此肇启。

 
\
伏羲制琴瑟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被尊称为“人祖”“人宗”“羲皇”。关于伏羲的记载,秦汉以降至清代,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根据古文献记载,伏羲生于古成纪,即今天的天水,唐代史学家司马贞的《史记·补撰三皇本纪》比较完整地记叙了伏羲的诞生地和历史功绩:“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伏羲的功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其中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先河。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之源、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一把中国古琴,一首中国古曲《高山流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法间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以及求同存异,开放合作,携手共进的认同。

  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源泉,奠定了中华民族千载传承、繁荣昌盛的深厚根基。深入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大力弘扬伏羲文化,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文化自强”。天水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正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伏羲文化,讲好伏羲故事,聚焦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制定印发了《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打造“一个中心、三大展示区”的总体安排,明确了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相关要求。规划编制了《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规划》,将伏羲故里打造成为始祖文化的领地和朝圣文化的胜地。公祭伏羲大典迄今成功举办32届,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助推天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

 
\
2022年公祭伏羲大典

  伏羲之后,古琴一直在不断完善。同样,将伏羲及其相关的名胜古迹、传说故事、诗词歌赋、名优特产、节会活动等文化要素整理出来、充实进去并加以宣传,无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擦亮伏羲文化品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创美好未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和精神源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我们继承发掘和弘扬光大伏羲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
 
相 关 新 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抓三促】天水市博物馆安保人员春季练兵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篇:云赏文物|天水市博物馆藏海兽葡萄纹铜镜


天水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邮政编码:741000
联系电话:0938-8291377 邮箱:tssbwg101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