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博资讯 > 列表
天水市博物馆派员参加“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
 时间:2023-05-29 09:40:07 来源: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点击:
  5月23日至25日,天水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副主任王炯同志赴郑州参加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

  本次年会以“多学科协同下的文物保护科技创新”为主题,关注当前科技发展趋势,探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技术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不同学科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协同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组合。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年会。

 
\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时伟,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郭宏,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铁付德,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曲亮,以及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贾连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陈家昌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作为国家级学术团体,自1980年成立以来,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需求,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智库平台以及技术评奖平台的建设工作,促进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促进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保护实践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线上发表致辞,他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文物保护事业的持续纵深发展,科技支撑与多学科协同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价值认知、风险监测、监管评估、病害研究、保护材料与工艺筛选等环节,打破了学科边界,全面引入相关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帮助,推动了文物保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

  会议分为主旨报告、主会场学术报告、文物分析检测分会场、不可移动分析检测分会场进行学术汇报及交流。研讨中,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陈家昌作了《创新保护科技,“豫”见美好未来——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文物保护进展与展望》,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作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传播——从“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看科技创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作了《国际合作遗产保护修复中多学科融合与探索》主旨报告。会议期间,专家们围绕文物保护的相关技术和经验进行了研讨交流。会后组织参会人员前往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进行了参观学习。
 
 \
 
\
 
\

\
 
  近年来,天水市博物馆一直把文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在传统文物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文物科技保护创新、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短板。通过参加此次文物保护技术年会,我馆对不同材质文物的保护原则、保护理论、保护规范及程序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搭建了我馆与国内文物保护领域专家学者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下一步我馆实现文物保护修复科技更好更快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相 关 新 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喜讯】天水市博物馆讲解员张娅在甘肃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下一篇:天水市博物馆参加2023年甘肃省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周启动仪式


天水市博物馆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 邮政编码:741000
联系电话:0938-8291377 邮箱:tssbwg1015@163.com